前 言
《中国圆明园学会通讯》作为学会联系会员的纽带,是定期向会员反馈信息的窗口。自1981年4 月15 日第1 期到2014 年9 月30 日,共编辑印行了38 期,近三十万字,时间跨度33 年,真实详细记录了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成立、发展的历程。
通讯第1 期至第3 期由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编印。第4 期至第38 期由中国圆明园学会编印。
中国圆明园学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她的出现使沉积了百余年的圆明园废墟获得了“重生”。为什么中国圆明园学会1583 人签署的《保护、整修和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能在当时产生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积极响应呢?为什么中国要保留圆明园遗址呢?为什么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极力呼吁保护圆明园遗址呢?为什么专家学者提出圆明园遗址应尽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早日申遗成功呢?中国圆明园学会是怎样的组织、由怎样的一群人组成,几十年来都做了些什么?中外专家学对圆明园遗址保护整修与利用有哪些共识和期盼呢?通过本刊或许能找到些许答案。
将中国圆明园学会从筹备至今编印的《中国圆明园学会通讯》38 期结集出版,是对《圆明园》学刊的一种补充,也是了解学会工作的窗口,更是对曾为学会工作和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老一代圆明园人的缅怀,亦是对中国圆明园学会成立35 周年的纪念。